365体育官网零距离网-365体育官网日报讯(记者 郭俊杰)夏日来临,饮料市场进入销售旺季。在各大商超、便利店的货架上,“0糖”“无糖”饮料占据半壁江山,而红豆薏米水、桂圆枸杞水、乌梅山楂水等中式养生水销量猛增。这类有着传统中医药风味的饮品,成为年轻人消暑解渴的新选择。
线下线上同步走俏
在西环路一家零食连锁店内,工作人员正忙着为陈皮山楂水、枇杷秋梨露等中式养生水补货。这些饮品被摆放在货架显眼位置,既有“药材+水果”的创新搭配,也有多种药材萃取的传统配方,包装上印有“恒温泡煮”“慢熬”等字样。这些饮品的规格多在245毫升至520毫升之间,每瓶售价3元至7元。一款某品牌红豆薏米水的配料表简明地写着:水、红小豆、薏米、赤藓糖醇,营养成分表则标注着“0能量”“0蛋白质”“0脂肪”。
“想喝饮料又怕糖分太高。”市民李先生将几瓶红豆薏米水放入购物篮时坦言,他的饮品选择经历了从普通含糖饮料到零蔗糖气泡水与无糖茶,再到如今因中医诊断“湿气重”而转向中式养生水的演变。店内工作人员也表示:“以前夏天饮品市场是汽水、奶茶的天下,后来无糖纯茶和代糖汽水流行,现在带滋养成分的植物饮品更受欢迎。”
周六夜晚的骑楼城,一家百年老店的凉茶铺前,顾客络绎不绝。这家老字号创新推出“胃健饮”“痰咳饮”“熬夜饮”等中医奶茶,游客陈女士喝完“湿毒饮”后评价道:“有金银花和芦根的味道,能清热泻火,中药味不浓,还有回甘。”在另一家饮品店内,菜单上的山楂红糖水、陈皮红枣茶、“熬夜水”等饮品被标注了“店家推荐”字样。
中式养生水线上销售火爆更为直观。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“养生水”,一款400毫升冬瓜荷叶薏米水显示已售20.6万单。从“人参熬夜水”,到“藿香正气冰中式”,再到如今的各类养生水及中药奶茶……带有中药元素的饮品,正从老一辈的“药罐”走进年轻人的日常,传统中医药与新式茶饮的跨界融合已成风潮。
不可替代日常饮水
面对琳琅满目的中式养生水,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吴小春表示:“用红豆、薏米等药食同源食材制作的养生水,确实比高糖饮料更健康,但需理性看待其功效。”她指出需关注三个关键点:原料配比是否科学、加工工艺是否会破坏有效成分、是否含防腐剂等添加剂。“养生水只能作为饮品补充,不能替代药物或食疗。”吴小春说。
“中医讲究‘一人一方’,但养生水配方固定,难以适配个体差异,因此并非人人适用。”吴小春以红豆薏米水为例解释,它适合湿热体质人群,但脾胃虚寒者饮用可能会加重不适,孕妇和慢性病患者也需谨慎饮用。她建议消费者根据体质选择:湿热体质可选绿豆汤等清热利湿饮品;虚寒体质宜喝红枣姜茶等温补类;特殊人群最好先咨询医师。
在饮用方式上,吴小春提醒:“养生水不可替代日常饮水。”成年人每日需摄入1500~1700毫升水分,养生水占比不宜超过30%(约500毫升),过量饮用可能会因食材寒凉伤及脾胃。她建议夏季解渴优先选常温白开水或淡茶,避免冰镇饮品刺激肠胃。